为进一步规范乳腺癌诊疗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乳腺癌诊疗多学科发展,“第六届华东乳腺沙龙暨2023 CSCO BC指南——江苏站”于4月14~16日在南京举行。恰逢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就CSCO BC指南更新亮点、新辅免疫治疗、抗HER2治疗变迁等相关问题进行分享。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为进一步规范乳腺癌诊疗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乳腺癌诊疗多学科发展,“第六届华东乳腺沙龙暨2023 CSCO BC指南——江苏站”于4月14~16日在南京举行。恰逢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就CSCO BC指南更新亮点、新辅免疫治疗、抗HER2治疗变迁等相关问题进行分享。
01
《肿瘤瞭望》:作为本次CSCO BC指南巡讲的篇章主席,请您谈谈此次指南更新有哪些亮点,填补了临床治疗的哪些空白呢?
潘跃银教授:今年CSCO BC指南针对不同分子分型的治疗方案均进行了更新: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将部分创新药物纳入指南,比如DS8201的推荐级别有所提升;又如与对照组相比,一线治疗使用吡咯替尼的PFS明显延长,因此指南纳入推荐;同时,指南也参考了吡咯替尼新辅助治疗研究的最新结果。对于晚线治疗,除了秉承过去的分层治疗(分为曲妥珠治疗敏感、曲妥珠治疗失败、TKI治疗失败)以外,指南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也进行了相应更新。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特别是随着KN522研究结果的公布,指南纳入了相应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针对HR阳性乳腺癌,目前我国既有国外新药获批适应症,也有国产新药达尔西利进入医保;在内分泌敏感人群的DAWNA-2研究表明,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使用达尔西利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总体而言,CSCO BC指南更新非常及时,希望让乳腺癌患者能够第一时间用上新药物和新疗法,进而改善治疗结局。
02
《肿瘤瞭望》: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免疫治疗近来很受关注,您认为其治疗前景如何?我们如何利用临床信息和患者特征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潘跃银教授:目前三阴乳腺癌是所有乳腺癌分子分型中预后最差的亚型。如何优化这部分人群的治疗方式,进而改善治疗结局,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免疫治疗已在其他瘤种中广泛使用;其实三阴乳腺癌也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治疗肿瘤表达PD-L1(CPS≥10)的三阴性乳腺癌;KEYNOTE-522结果表明,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pCR率有明显提升,同时EFS也有明显改善。
目前,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为PD-L1评分≥20%的早期高危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治疗。因为免疫治疗通过解除免疫检查点的抑制,使T细胞恢复攻击肿瘤的原有特质从而发挥作用;所以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与传统的靶向治疗预测方式不同。未来应该如何优化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首先,需要通过体系预测肿瘤细胞及免疫细胞是否有PD-L1表达;其次,分析肿瘤部位是否存在免疫细胞浸润;最后,治疗获益也与全身的免疫状态有关,如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状态,甚至包括肠道微生物,均与免疫治疗结局密切相关。其实我们亟需探索发现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我相信,未来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会是评分制,从肿瘤本身免疫的抑制状态、免疫细胞的状态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三个维度进行预测,最终筛选出优势获益人群。
03
《肿瘤瞭望》:您如何看待CSCO BC指南对于推动本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
潘跃银教授:目前临床医生非常欢迎CSCO BC指南这类口袋书;因为它既强调规范,又强调药物的可及性以及可支付性。所以医生如果根据我们的指南进行临床实践,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利益。我来自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时也是安徽省肿瘤医院负责业务管理的副院长。无论是安徽省两个乳腺癌分会指南宣讲,还是医院内部MDT团队中间,我们都强调指南的推广与应用。所以CSCO BC指南对于规范不同地区乳腺医生的诊疗行为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患者有更多获益。下周将启动安徽省CSCO BC指南的巡讲,争取覆盖全部市级行政区域。
04
《肿瘤瞭望》:您参加了本次抗HER2治疗专场,能否分享您对近年来乳腺癌抗HER2治疗变化的看法?
潘跃银教授:目前HER2阳性乳腺癌是各类乳腺癌亚型中治疗突破最快的一种亚型,这并不是因为手术或放疗技术的进步,而是由于迭代药物的出现;这些药物既包括大分子药物,又包括小分子药物,还包括近几年新出现的ADC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这些药物在乳腺癌晚期后线、一线、辅助、新辅助的使用,使HER2阳性乳腺的治疗结局大大改善,不仅降低了复发率,还提高了治愈率,甚至改善了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达到治愈也不再是梦想。
几年前,ESMO和St.Gallen前主席Martine Piccart教授即表示,未来HER2阳性乳腺癌可能属于可以治愈的疾病,当时的英文用词为“erase”,即我们可以从地球上“擦除”这类疾病。既往如果诊断为HER2阳性乳腺癌,医生也特别害怕;而现在如果检测到HER2阳性,医生会因为有多种武器进行治疗而感到欣慰,通过多种治疗方案最终让患者最终走向康复。
潘跃银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一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淮名医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
安徽省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心负责人
药物临床研究机构执行主任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心脏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多学科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
国家卫健委药物监测委员会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成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专委会委员兼乳腺组副组长
安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委
安徽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等
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