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以下简称T-DXd)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随着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T-DXd在国内实现可及,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将全面改变。“肿瘤瞭望”特别采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一览我国抗HER2治疗全新格局。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以下简称T-DXd)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随着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T-DXd在国内实现可及,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将全面改变。“肿瘤瞭望”特别采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一览我国抗HER2治疗全新格局。
01
肿瘤瞭望:2月21日T-DXd在中国获批上市,请您谈谈对此有哪些感触。
王树森教授:大家好,非常高兴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在此热烈祝贺T-DXd于2023年2月21日在我国成功上市,我们乳腺癌专科学者对T-DXd在国内上市期盼已久,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
2019年12月,T-DXd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快速通道获批上市,主要是基于单臂、II期DESTINY-Breast 01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对于既往中位接受6线治疗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使用T-DXd,临床获益率(CBR)为7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6.4个月,疗效非常卓越1。T-DXd后续的一系列临床研究也都得出了非常好的结果。因此,在T-DXd尚未在我国上市时,我国的医生和患者都非常期待它能尽快在中国实现可及。如今,T-DXd终于在中国成功上市,将在临床实践中为我们的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以及更好的治疗结果。
02
肿瘤瞭望:如您所言,T-DXd的上市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那么它将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哪些获益,为患者走向治愈带来哪些帮助?
王树森教授:HER2阳性乳腺癌有非常明确的HER2基因扩增和HER2蛋白过表达,提示该亚型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HER2阳性乳腺癌曾经是乳腺癌所有分子亚型中预后最差的一种,但随着HER2靶点的发现,针对HER2靶点的药物研发成功,诊疗局面在不断改善。现已有一系列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药物取得成功,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奈拉替尼、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图卡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还有ADC药物,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为T-DXd。
迄今为止,T-DXd参与的相关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结果,特别是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线及其后治疗,T-DXd较既往的标准治疗大幅提高了客观缓解率,更是大幅度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在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的DESTINY-Breast 03研究中,T-DXd较既往标准治疗药物T-DM1极大改善了患者mPFS,28.8个月vs 6.8个月,提高了4倍以上;总生存事件方面,T-DXd也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HR 0.64;95%CI 0.47-0.87;P=0.0037)2。
所以,T-DXd的问世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整体治疗格局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极大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整体预后。
03
肿瘤瞭望:请您进一步谈谈T-DXd将从哪些方面引领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格局的变化?
王树森教授:如前所述,在没有抗HER2治疗的背景下,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差。随着近年一系列抗HER2治疗药物的出现,该亚型的预后大为改善。如今的临床实践当中,我们有了很多选择,包括大分子单抗、TKI、ADC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HER2阳性晚期乳腺整体的治疗格局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在只有曲妥珠单抗的时代,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二线乃至后线治疗只能选择曲妥珠单抗,进展之后则很难有其他更为有效的选择。后来,可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多,拉帕替尼的问世确立了其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地位3。T-DM1出现以后,EMILIA研究结果显示,T-DM1在二线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拉帕替尼,成为了二线治疗的新标准4。此外,我国还有其他小分子TKI如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挑战拉帕替尼取得成功,也成为了二线的可选方案5。
如今,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仍是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但随着T-DXd的上市,其将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后线、二线、甚至一线治疗的格局都带来非常大的改变。DESTINY-Breast 01研究、DESTINY-Breast 03研究均显示了T-DXd在二线及后线治疗中带来的PFS、总体生存期(OS)改善。对于需要开展后线治疗的HER2阳性患者,若前线未用过T-DXd,则T-DXd绝对是二线及其后的首要选择,后线则需再根据既往用药情况予以个体化治疗。若二线使用过T-DXd,那么三线可选择T-DM1、吡咯替尼等,四线可以选择图卡替尼、玛吉妥珠单抗等6。在一线治疗领域,T-DXd的DESTINY-Breast 09研究(NCT04784715)正在挑战一线应用的可行性,十分令人期待7。
总体而言,随着T-DXd在我国二线治疗适应症的获批,其已成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优选方案。HER2阳性乳腺癌在后线、二线乃至前线等不同场景的治疗格局正在全面发生变化。
04
肿瘤瞭望:T-DXd的获批为抗HER2治疗带来了新的武器,临床医生应该如何用好这个武器?
王树森教授:新药的涌现与迭代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有效选择。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必须要对药物有非常清晰的了解,要非常明确它的疗效和毒副反应谱,以更好的应用这个药物。在疗效的关注方面,我们要根据HER2的表达情况、患者的既往治疗情况来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药物。在毒副反应处理方面,我们首先在使用之前预判可能会出现哪些毒副反应,然后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尽早干预,从而提高毒副反应的处理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总而言之,我们既要考虑疗效,又要关注毒性。
参考文献
1.Modi S,Saura C,Yamashita T,et al.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N Engl J Med.2020;382(7):610-621.doi:10.1056/NEJMoa1914510
2.Hurvitz SA,Hegg R,Chung WP,et al.Trastuzumab deruxtecan versus trastuzumab emtansine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updated results from DESTINY-Breast03,a randomised,open-label,phase 3 trial[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2023 Feb 18;401(10376):556].Lancet.2023;401(10371):105-117.doi:10.1016/S0140-6736(22)02420-5
3.Geyer CE,Forster J,Lindquist D,et al.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for HER2-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2007 Apr 5;356(14):1487].N Engl J Med.2006;355(26):2733-2743.doi:10.1056/NEJMoa064320
4.Verma S,Miles D,Gianni L,et al.Trastuzumab emtansine for HER2-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2013 Jun 20;368(25):2442].N Engl J Med.2012;367(19):1783-1791.doi:10.1056/NEJMoa1209124
5.Xu B,Yan M,Ma F,et al.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versus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PHOEBE):a multicentre,open-label,randomised,controlled,phase 3 trial.Lancet Oncol.2021;22(3):351-360.doi:10.1016/S1470-2045(20)30702-6
6.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
7.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With or Without Pertuzumab Versus Taxane,Trastuzumab and Pertuzumab in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DESTINY-Breast09).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784715?term=NCT04784715&draw=2&rank=1
王树森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质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乳腺癌合理用药指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癌症中心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